特別報導
-
外接硬碟容量再突破,2.5吋行動硬碟正式進入4TB時代!
硬碟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希捷Seagate、威騰WD、昱科HGST與東芝TOSHIBA四大硬碟機廠商的容量戰爭,一直不停歇。前幾天,WD才正式推出新一代超薄型My Passport Ultra行動硬碟,容量推上3TB,這款是搭載標準型2.5吋硬碟機的可攜式外接硬碟,採用3片碟盤技術,內部單碟容量為1TB,外部尺寸僅為110mm x 81.6mm x 20.96mm ,全球正式到貨時間預計為2015年7月份,共推出黑色款式(WDBBKD0030BBK)、藍色款式(WDBBKD0030BBL)、紅色款式(WDBBKD0030BBY)與白色款式(WDBBKD0030BWT),為標準USB 3.0介面,採用的連接器為USB 3.0 Micro B母,保固期為3年保固。 早在WD之前,TOSHIBA搶先開槍,2015年1月6日,CES2015的時候,發表了新一代超薄型Canvio Connect II行動硬碟,容量推上3TB,這款同樣是搭載標準型2.5吋硬碟機的可攜式外接硬碟,採用3片碟盤技術,內部單碟容量為1TB,外部尺寸僅為109mm x 78mm x 19.5mm ,北美正式發貨日期為2015年7月21日、2015年7月28日,共推出黑色款式(HDTC830XK3C1)、藍色款式(HDTC830XL3C1)、紅色款式(HDTC830XR3C1)與白色款式(HDTC830XW3C1),為標準USB 3.0介面,採用的連接器為USB 3.0 Micro B母,保固期為3年保固。即便,TOSHIBA發表2.5吋3TB行動硬碟的時間為半年前,但正式發售的時間,與WD上市時間差不多。 外接硬碟的競爭,不只是一般單硬碟機種,去年初,Seagate與WD皆推出了雙硬碟RAID儲存的2.5吋4TB行動硬碟。WD發表的雙硬碟RAID儲存機種,是My Passport Pro,共推出2TB版本(WDBRMP0020DBK),尺寸為143.4mm x 88.5mm x 28.7mm,以及4TB版本(WDBRNB0040DBK),尺寸為143.4mm x 88.5mm x 44.2mm,除了採用較為堅固的鍍鋁外殼,支援RAID 0 & RAID 1 & JBOD模式,預設為RAID 0模式,2TB版本最高存取速度可達233MB/Sec,4TB版本最高存取速度可達230MB/Sec,內部採用的USB 3.0控制器為ASMedia ASM1061,並使用了風扇來進行散熱,不過為針對Mac平台所設計,預設為Format成HFS+格式,也可安裝於PC平台,不過僅提供Thunderbolt 1.0的10Gbps介面,且為自帶線設計,不需要額外電源,RAID 0 & RAID 1 & JBOD模式需於WD Drive Utilities內部來做設定,值得注意的是,My Passport Pro價格非常昂貴,2TB版本報價9799元,4TB版本報價13490元(調查時間:2015年6月20日)。 Seagate發表的雙硬碟RAID儲存機種,是Backup Plus Fast,僅有推出4TB版本(STDA4000100),尺寸為116.9mm x 82.5mm x 22.35mm,支援RAID 0 & 雙分割區模式,預設為RAID 0模式,4TB版本最高存取速度可達220MB/Sec,內部採用的USB 3.0控制器為ASMedia ASM1053,磁碟陣列控制晶片為ASMedia ASM1090R,外部採用標準USB 3.0介面,採用的連接器為USB 3.0 Micro B母,不需要額外電源。值得注意的是,若不小心把硬碟分割區刪除,會發現有這個硬碟有2個分割區,分為別2048GB與1678.03GB,這時候就會變成標準的雙分割驅模式,必須使用Seagate DiscWizard軟體,以新增磁碟精靈的重建方式,才能合併成一個分割區的RAID 0模式來使用。Backup Plus Fast價格並不便宜,4TB版本報價8999元(調查時間:2015年6月20日)。 自從硬碟世界大整併以來,首先是HITACHI以20.5億美元併購IBM硬碟機部門,後來WD以現今35億美元,總金額43億美元,併購HITACHI硬碟機部門,也因為反壟斷,TOSHIBA得到了HITACHI的3.5吋硬碟技術與工廠。然而,在這之前,FUJITSU硬碟機部門,原先是要賣給WD,後來,2009年2月18日,賣給了TOSHIBA,接著,TOSHIBA拿FUJITSU的2.5吋硬碟工廠,跟WD換HITACHI的3.5吋硬碟工廠,最終,WD接手HITACHI的泰國3.5吋硬碟工廠,TOSHIBA接手HITACHI的中國3.5吋硬碟工廠,然而,WD也同時接手TOSHIBA泰國硬碟工廠,不過,由於擔心Seagate與WD的獨大,中國商務部要求WD併購HGST之後,要讓HGST至少獨立運作2年。後來,2011年4月19日,Seagate以13.75億美元,併購Samsung硬碟機部門,中國商務部也要求,Seagate併購Samsung硬碟機部門之後,要讓Samsung硬碟機部門至少獨立運作1年,此宗併購案之後,Samsung也成為了Seagate大股東,持有9.6%股權。 Seagate旗下Samsung硬碟機部門,這次推出了M3、P3系列2.5吋4TB行動硬碟,兩者採用的,都是2.5吋的Samsung Spinpoint M10P系列4TB硬碟機,除了容量推上4TB,採用少見的5片碟盤技術,內部單碟容量為800GB,M3 4TB(STSHX-M401TCB)與P3 4TB(STSHX-MTD40EF)行動硬碟外部尺寸為118.2mm x 82mm x 19.85mm ,為標準USB 3.0介面,採用的連接器為USB 3.0 Micro B母,保固期為3年保固。 隨著外接式硬碟突破2TB,PC世界的老問題,MBR(Master Boot Record)磁碟分割方式,無法定址超過2.19TB的瓶頸也將浮現,必須改用GPT(GUID Partition Table)磁碟分割方式,舊作業系統則無法支援,必須要使用Windows 7以後的作業系統,才能完整辨識,若是內接式硬碟,2.19TB容量以上硬碟,全區格式化開機的話,則還要主機板是UEFI BIOS,並使用64位元作業系統。簡單來說,Windows XP,標準的32位元版本,是不支援GPT,因此,遇上3TB、4TB硬碟機,以4TB硬碟機來說,用MBR,只能分割成一個2048GB分割區與一個1678.03GB分割區,若是別人拿GPT格式的3TB、4TB外接硬碟,接上去之後,根本讀不到裡面的東西,特別的64位元Windows XP版本才有支援GPT,到了Windows Vista、Windows 7時代開始正式支援,不過,Home Premium以下版本不支援動態磁碟,也無法完整支援GPT,Windows 8、8.1、10之後則完整支援。也因此,隨著外接式3TB、4TB行動硬碟的來臨,Windows XP,正式說再見了!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
啟用記憶體快取,SATA 6Gb/s SSD也能極速奔馳
SATA 6Gb/s介面的傳輸頻寬上限是6Gb/s,大約是600MB/s,因此SATA介面的SSD,速度再怎麼快,頂多也就是在550~580MB/s左右。如果想要更快速度的SSD,就只能選擇傳輸介面速度更快的產品,例如PCIe或M.2介面的SSD。SSD廠商當然也有發現這樣的狀況,因此有部分廠商推出可透過記憶體快取加速的軟體,來提升SATA SSD的傳輸速度,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例如Plextor、Samsung之前都有推出這樣的加速軟體。這次編輯所要介紹的則是美光針對Micron與Crucial品牌SSD產品所推出的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工具程式。 根據編輯了解,目前有提供SSD加速工具的廠商有Plextor,可透過下載Plextool來啟用,或透過Plexturbo程式啟用,三星則是需下載Samsung Magician程式,至於美光的用戶,則需下載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工具程式。各家SSD廠商官網都有提供下載連結: * Plextor Plextool下載連結: * Plextor Plexturbo下載連結: * Samsung Magician下載連結: * 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下載連結: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這些SSD加速工具並不一定能支援同品牌全系列的SSD,以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為例,所能支援的SSD型號如下: Micron SSD: •M500 •M510 •M550•M600•M500DC •M510DC•P400M Crucial SSD: • MX100 • MX200 • BX100 • M500 • M550 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除了支援記憶體快取功能,更是一個可以用來監控SSD狀態與調校設定的好用工具。安裝之後就可以檢視SSD的詳細資料,還可以線上更新韌體版本,或者透過清除硬碟功能徹底清除SSD中的所有資料。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主頁面最下方的Momentum快取功能就是透過系統記憶體來加速SSD傳輸,但此功能預設並未啟用,所以使用者必須手動開啟。Momentum快取預設會使用1/4的系統記憶體容量(動態分配,最多為4GB)來當作快取,幫助SSD提升傳輸速度。Momentum快取功能只能用於系統磁碟,所以就算電腦中有多顆crucial SSD,還是只有安裝系統的那顆SSD能使用此功能。 為了測試啟用Momentum快取功能後的效能差異,編輯使用了CrystalDiskMark、AS SSD、PCMark 7來測試未啟用與啟用後的差異。這次測試,使用的SSD是crucial M550 1TB,測試平台配備如下。 處理器:Intel Core i7-4790K @ 4.0 GHz/4.4GHz (Turbo) 主機板:GIGABYTE GA-Z97X-Gaming G1:Rev. 1.0 BIOS:(04/22/2015 ) 記憶體:Avexir DDR3-1600 @ 1600 4GB × 4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980顯示卡 SSD:crucial M550 1TB(系統)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XT Platinum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8.1 x64 從上述的測試成績可以看出,再啟用Momentum快取加速功能後,對於SSD傳輸速度確實有幫助,CrystalDiskMark的成績甚至還達到7636MB/s。雖然實際應用上還得看資料快取的命中率,這是影響效能提升的主要關鍵。但至少對於使用者來說,只要安裝這套由廠商提供的工具程式,就可以免費獲得效能的提升,也可以在不花錢升級的狀況下,最佳化SSD效能。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廠商推出具備記憶體快取加速與SSD狀態檢測的工具程式,這不僅可以讓玩家擁有更多調校SSD的彈性,也可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增加賣相與競爭力,對於產品有很大的加分。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9美元電腦?! CHIP還要更CHEAP! #更新1
有沒有搞錯啊?你們標錯價嗎? 沒錯!就是9美元,大約台幣280元左右,比一張電影票還便宜! 美國有一家叫做Next Thing Co.的公司(簡稱NTC),最近推出了C.H.I.P.-“世界第一款9美元電腦”的募款計畫,從5月7日開始在Kickstarter (群眾募資網站)募資,截止日是6月6日,募資目標是5萬美元。由於是第一個號稱只要9美元的電腦,因此這個募資計畫才公佈短短不到一個禮拜,就有將近2萬人贊助該計畫,並已募得超過90萬美元的傲人成績,且持續增加中。 這個名叫C.H.I.P的電腦,主要的賣點就是便宜!只要9美元,且是完整的電腦主機。板子上內建一顆Allwinner (全志)的A13處理器,採ARM,運作時脈為1GHz,並內建512MB DDR3 DRAM以及4GB的快閃記憶體做為儲存空間。此外還具備Wi-Fi 802.11b/g/n與Bluetooth 4.0的無線連接能力,可當作基本款電腦。 在供電設計,C.H.I.P. 透過連接micro USB埠即可開機運作,NTC公司也提供LiPo (鋰聚合)電池模組,另售10美元,讓電腦可以帶著走。在連接埠部份,C.H.I.P.提供一組USB 2.0連接埠。至於擴充I/O埠部份,則有I2C、SPI、UART,和8組GPIO,可以拿來做為各種I/O控制應用,且還支援攝影機感測模組(MIPI-CSI介面),可以做為監控之用。 C.H.I.P.規格表: ● 3,000 mAH電池 ● 4.3吋觸控式螢幕(電阻式),解析度470x272 ● QWERTY全鍵盤設計 ● 強韌的塑料外殼 ● 完全開源設計 ● 具備GPIO (一般功能輸入輸出)功能 ● C.H.I.P.可以像卡匣那樣抽出來 在視訊與音訊輸出方面,C.H.I.P.具備一個Audio Jack轉Composite Video輸出的連接埠,搭配轉接線,就可以將類比的影音訊號連接到具備AV端子的傳統電視。若沒有AV端子,消費者還可以選擇加購VGA或HDMI視訊輸出Adapter,以輸出更好的畫質。這個VGA Adapter約10美元,HDMI Adapter約15美元。此外,NTC還推出一個PocketC.H.I.P.的模組(約40美元),看起來有點像黑莓機的外殼,是一個具備QWERTY鍵盤、4.3吋觸控式螢幕、並內建電池(提供5小時的電力)的模組,只要將C.H.I.P.裝上去,就好像插入遊戲卡匣一樣,即可搖身一變,成為一部名符其實的口袋型電腦。該模組的左下角和右下角有個鉛筆孔,剛好插入一枝鉛筆來當支架。 如NTC的募資網頁所說的,C.H.I.P.跟Raspberry Pi (樹莓派)一樣也採用的是Open Source (開源)軟體為主,可以執行許多ARM-based的Linux作業系統,在使用者介面部份也是採用類似Windows的操作方式,讓初學者容易上手與學習,以便拿來做為一般桌上型電腦的應用。 C.H.I.P.雖然速度不快,不過拿來當文書處理、播放機、遊戲機等應用,可算是綽綽有餘。例如像是跑LibreOffice辦公室軟體,來處理文書、試算表、簡報等文件;或執行Chromium瀏覽器來上網,看PCDIY網站的文章;或者執行Scratch (一種以物件及動畫呈現方式來學習如何寫程式的軟體);或者執行簡單的遊戲(以早期DOS遊戲或模擬器遊戲為主);或者連接MIDI樂器來彈奏並錄製音樂…等等,總共有超過1,000款應用程式可以使用。 至於何時可以玩到這部電腦呢?目前NTC還在募集資金中,從該Kickstarter專案所公佈資訊可知,C.H.I.P.整體的時程規劃,最早一批的5千個樣本,最快也要到2015年12月,才會出貨給首批贊助者。至於其他配件像是LiPo電池、VGA/HDMI視訊輸出子板、PocketC.H.I.P.小螢幕鍵盤電池模組,最快也要到2016年5月才出貨。因此想嘗鮮享用這個迷你電腦的玩家,在贊助之後,接下來就得耐心的等了。 自2012年Raspberry Pi Foundation (樹莓派基金)推出了35美元(約NT$1,100左右)的Raspberry Pi (樹莓派)電腦之後,便在市面上造成一股智慧應用的風潮。這個Raspberry Pi,是一款基於Linux系統的單板電腦(Single-board Computer),長寬大小約為一張信用卡,其推出的目的是要以低價的硬體搭配自由軟體,讓想研究電腦運作原理、撰寫程式、開發物聯網(IoT)應用的工程師、學生、玩家、創客(Maker)、社會人士們,來開發各種智慧型應用。 由於Raspberry Pi的低價策略就是要讓學校的師生都買得起,因此Raspberry Pi也成為大多學校推廣電腦科學教育的硬體教材之一。此外Raspberry Pi也提供了擴充配件(例如相機模組),加上第三方廠商也推出各式各樣的Raspberry Pi的“周邊”配件,像是機殼、喇叭套件、電池模組、Arduino應用板、鍵盤、滑鼠、Wi-Fi/藍芽/3G的USB Dongle、紅外線接收器、電視盒、GPS、各式感測器/模組…等等,讓買了Raspberry Pi的玩家並不孤單,只要搭配這些周邊產品,就可以讓Raspberry Pi的應用向外延伸,讓另一派PC DIY市場變得非常活絡。 當然,這塊PC DIY市場的訴求,並不是拼速度、拼高階、拼美觀,拼摩爾定律什麼每18個月速度增加兩倍… 相反的,這塊市場講究的,以單一應用為主、低成本、低功耗為優先考量,因此廠商必須開發出省電、便宜、甚至要工規等級的產品,來符合工程師、創客們的產品設計需求,讓他們可以發揮出各種創意,來開發出各種應用產品。 目前以Raspberry Pi所開發的產品很多,像是基本的電視盒、早期8/16位元遊樂器…等多媒體娛樂應用,或是溫度感應器、視訊監控…等智慧家居或辦公室應用,甚至有人以64部Raspberry Pi來創造出一台超級電腦的特殊應用…等等,應用可說是無限寬廣。 2015年Raspberry Pi再度推出第二代的Raspberry Pi 2,以增速、不加價的策略,再度讓創客(Maker)界驚豔。由於Raspberry Pi 2速度更快(採四核心處理器),又能執行各種作業系統,像是GNU/Linux家族(Ubuntu, Raspbian, Debian, OpenELEC, Fedora, Arch, Gentoo, OpenWRT)、RISC OS、FreeBSD、NetBSD、Plan 9、Inferno等等,因此適合拿來做各種應用。就連微軟也注意到Raspberry Pi的影響力,於4月底正式推出Windows 10 for Raspberry Pi 2、MinnowBoard Max、Galileo的IoT Core Insider Preview (物聯網核心開發者預覽版),以鼓勵開發者使用Windows平台來開發物聯網的相關應用。 當然市面上推出這種低價、基本功能的電腦不只有Raspberry Pi這一家而已,其他廠商也紛紛推出這種低功耗的SoC電腦,例如VIA(威盛)在2012年就有推出APC (49美元)的電腦主機板,以Android或Firefox OS為主。不過,2013年由Raspberry Pi所帶起的25~35美元旋風,讓低價SoC電腦紛紛轉往以Open Source,並搭配Linux作業系統,成為另一種新型態的PC DIY主流路線。 隨後也有許多廠商推出類似的產品,像是ODROID、Cubieboard、Banana Pi、Orange Pi…等等,幾乎都是以ARM核心為主,價格帶也是接近Raspberry Pi,甚至ODROID還開發出與 Raspberry Pi相容的產品。而Intel為了進軍廣大的物聯網與穿戴式市場,也推出以x86為架構的Edison (如SD般大小的電腦)和Galileo套件,讓開發者有其他架構可以選擇。不過,就價格上與功耗上來說,Intel其實仍有改進的空間。 也許Raspberry的25~35美元價格帶已經可說是最低價的電腦了,但俗話說:「沒有最低價,只有更低價。」這次NTC推出的9美元電腦,可說是價格再探底。而且直接內建無線網路(Wi-Fi bgn與藍牙4.0)功能,不像Raspberry Pi那樣只有內建有線網路(100Mbps乙太網路),可說是非常超值!雖然他的功能和效能比不上一般的電腦,不過這種電腦主要訴求的,是讓工程師與開發者來做各種單一應用、IoT應用,以及初學者、學生用來學習程式語言,以進入學習電腦的世界。 有興趣買一台嗎?趕快到CHIP的Kickstarter網站去贊助一下吧! 公司名稱: 募資網站: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NextThing Co. 廠商網站:http://nextthing.co/ 市場行情:9美元起 上市時間:2015年12月以後 (01)
-
D-Link DIR-890L速寫開箱,AC3200無線路由器重裝上陣!
DIR-890L的外觀可以說是繼之前圓筒造型後又一力作,此次改採模擬異次元太空飛梭造型,而且當玩家將機器立起來後,該造型會呈現出一個大大的「D」字,相當酷炫;共有黑、紅兩種顏色,都是使用鋼琴鏡面烤漆。 DIR-890L不僅是整體體型偏大,電源供應器尺寸也跟筆記型電腦一樣,且內建的6根天線也都無法拆卸。D-Link表示,多核心處理器與強大輸出功率的802.11ac晶片在運作時的溫度比以往無線網路晶片要來得高,因此需要更多的電力與更好的散熱系統,所以DIR-890L裡的高效能散熱器和獨特機殼設計,可有效的將溫度排出,同時使用者也可以透過排程來將沒有用到的無線網路功能關閉,達到省電作用。 另外,DIR-890L的天線是根據產品設計特別挑選的,不管是品質、頻段涵蓋範圍都是最佳,擔心使用者因為隨意更換可能造成的訊號不穩定或傳輸速率減弱問題,所以這次天線才會設計成無法拆卸,再搭配上Advanced AC SmartBeam智慧天線以波束形成技術增強涵蓋範圍,讓無線訊號沒有死角。 D-Link DIR-890L設定容易,有別於一般路由器,均以預設的無線SSID為優先連線,DIR-890L能主動判斷使用者的智慧型手機/平板,或是終端設備的無線連線能力與距離,然後配給其最佳無線頻段,提升每組終端設備連線的無線品質。 廠商名稱:D-Link - 友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02-615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網通設備】: →更多的【PCDIY! NAS】: →更多的【PCDIY! 辦公室設備】: →更多的【PCDIY! 電競部品】: →更多的【PCDIY! 數位3C】:
-
Intel鬧水貨,引爆CPU、SSD代理商公司貨與平行輸入品世界大戰
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最近在光華商圈跑新聞的時候,突然發現Intel水貨越演越烈,不僅CPU盒裝處理器出現了水貨,現在就連SSD盒裝固態硬碟都也出現了水貨。所謂的水貨,指的是真品平行輸入的平輸品,因為國際區域價格的不同,而讓貿易商鋌而走險,冒著有可能賠錢來賺取差價,引進非台灣Intel的CPU、SSD,而向香港Intel進貨,或者是中國Intel進貨。甚至,也有可能是從美國Intel、歐洲Intel進貨。Intel鬧水貨,引爆CPU、SSD代理商公司貨與平行輸入品世界大戰,演變成Intel槓上Intel,自家人自相殘殺的狀況,這也就是所謂的國際貿易,代理商公司貨與平行輸入品的競爭,無可避免! 正式推出,不定時介紹來自中國淘寶(Taobao)、天貓(TMALL)、闲鱼(goofish)、京東(JD)、拼多多(PDD,Pinduoduo)或華強北(Huaqiangbei)所發現的好東西,讓玩家們與IT用戶可以打開眼界,看看全世界物超所值,花小錢也能買到的神物! 一般來說,水貨會出現,主要是有價差。這樣的狀況,除了匯率波動影響,不同國家的經銷商、代理商進貨量不同,可以想見同樣的東西,一次進貨10000顆,跟一次進貨500顆,當然絕對會有價差,尤其是競爭越激烈的國家,像是中國市場,價差可能會更大。雖然Intel的產品,官網都有公開定價,但因為每個國家的國情,市場狀況的不同,價格本來就會有些差異做國際貿易就會有利潤的出現。事實上,水貨的狀況,往往是區域代理商自己在玩的,硬碟市場有這樣的狀況,處理器市場、固態硬碟市場也是如此。而且,別忘了,在電腦零組件世界裡,某些比較強勢的代理商,不只是台灣代理商而已,同時也可能會是香港代理商、中國代理商。在3C世界裡,比較大的代理商,眼光通常更精準,等同是比較大的貿易商,通常也會玩水貨,趁著有價差的時候來衝業績。 水貨,不是現在才有。Intel產品有水貨,也不是今天才出現。Intel產品水貨,目前主要為CPU,與SSD,由於這兩種產品需求較大,變現也容易,因此就有水貨商大玩水貨。然而,更重要的,隨著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大量印鈔票,以大規模資產買進來刺激日本經濟以克服通縮,這樣的作法是為了實現2%通帳目標,讓日幣在短時間內急貶。然而,由於亞洲國家,彼此處於競爭的關係,日幣貶值,韓元就會跟著走貶,韓元一跌,台幣就會跟進,最終造成亞洲貨幣競貶。俄國與烏克蘭的衝突,歐美同步抵制,實施經濟制裁,造成俄羅斯貨幣盧布暴跌。加上中東國家產油國,與美國頁岩油對抗,造成石油行情下跌,變成美元獨強。一連串的多空交戰之下,全球貨幣幾乎都在貶值,美元持續走強。3C商品,電腦零組件,在國際市場買賣,幾乎都以美元計價,Intel產品也是,CPU與SSD,全都以美元計價。在台灣的話,美元走強,台幣走貶的話,等同是Intel產品價格會上漲,在預知匯率會有這樣的趨勢之後,水貨商就更敢衝。這次水貨為什麼這麼嚴重?起因是美元走強,亞洲貨幣競貶,因而加深了Intel鬧水貨問題。 Intel水貨的狀況,由於低階CPU、SSD單價本來就低,因此,低價商品比較少有水貨狀況。水貨商引進水貨的話,低階CPU並不是他們的標的,主要會以中高階CPU為主。以Intel處理器的話,目前水貨CPU,主力會在Core i5、Core i7,Core i3當然也有,至於Celeron與Pentium的話,水貨很難賺到價差,店家也比較不會去引進。Core i5-4690/4690K與Core i7-4790/4790K的話,單價比較高,不少店家都有引進平行輸入的水貨。流通比較高的Core i7-4820K也有水貨,比較高階的Core i7-4930K、Core i7-4960X Extreme,玩家一般都會要求買台灣代理商公司貨,店家通常會有需求才會叫貨。 不管買Intel任何產品,都可以從產品的FPO號碼、ATPO號碼來查詢保固期,查詢網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FPO號碼,這個號碼在產品本體上面,CPU的話,上面有一組序號,就是這個號碼,只要到把這個號碼輸入到Intel官方客戶支援的保固支援,按照步驟一:檢查您的保固/RMA退還材料授權範圍,選擇產品類型,輸入FPO號碼,就能查到保固資訊。接著,在按照步驟二:取得保固/RMA支援,就能取得完整的售後服務! 然而,Intel鬧水貨,引爆CPU、SSD代理商公司貨與平行輸入品世界大戰,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呢?這邊要告訴大家一個秘密,由於Intel是電腦零組件大廠,售後服務也是世界級水準,提供的是全球保固,只要你買到的是真品,是屬於零售市場盒裝產品,Intel就會提供零售市場保固服務。也因此,Intel盒裝處理器、固態硬碟的台灣代理商,雖然為聯強與捷元,沒有買代理商公司貨的話,雖然無法找代理商幫忙做售後服務,但還是可以直接洽詢Intel原廠取得售後服務,也因此台北光華商場知名店家,原價屋爆料:「Intel CPU買水貨,原廠一樣到府收送,比找聯強、捷元更方便哦!」看到這邊,真的是長知識了! 這樣CPU故障要送哪裡?」(資料來源:Mobile01) 最新消息,有玩家爆料:「[請益~最近看到PTT熱聊] 請教大大 我也買到二手主機板了嗎?」裡面提到,疑似買到二手主機板,疑似在不知情的狀況ˇ下,買到Intel CPU水貨。出事了!玩家買到水貨,覺得被騙了!!!進而,引爆了鍵盤大戰!!!看來,Intel鬧水貨,現在已經開始在網路上延燒。PCDIY!這邊,也將密切注意Intel鬧水貨的最新發展,持續進行追蹤! ※這邊有電腦產業界的八卦,科技世界的祕辛,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內幕與新聞。歡迎加入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AMD Radeon R9 280X慘遭礦工無情拋售,技嘉GIGABYTE GV-R928XOC-3GD礦卡殺到4900元!
原本,有很多礦工、礦主,都拿AMD顯示卡來挖礦,這主要是Radron顯示卡挖礦效率比較高,比起NVIDIA顯示卡,同級GeForce顯示卡挖礦效率硬是比較差。也因此,自從2013年下半年,AMD陸續推出新一代Radeon R9系列以來,這些礦工、礦主,挖礦都只買Radeon R9 270、270X、280、280X、285、290或290X顯示卡。比較小咖的礦工,買的數量比較少,大咖的礦主,買的數量就嚇人了。小咖的礦工,大概都是10台挖礦電腦主機以內在跑,主機板配ASRock H81 Pro BTC,有6個PCIe插槽可以裝顯示卡,一般1台挖礦電腦主機裝5~6張顯示卡。Radeon R9 280X的TDP剛好是250W,5~6張顯示卡全速一起跑,加上其他硬體配備用電,不用1500W。小咖的礦工,當然不敵大咖的礦主,挖礦電腦主機都有10台以上,挖得礦比較多,相對的用電也比較高。不過,隨著比特幣行情越來越不好,Bitcoin挖礦越來越難挖,再來是新顯示卡又要出來了。礦工、礦主拿顯示卡來挖礦,通常用了一年,就會把顯示卡給拋售,這些挖過礦的礦卡,雖然曾經以24x7不間斷挖礦,但各家顯示卡都是有3年保固,華碩有4年保固,EVGA則還有更久的5年保固,即便挖礦過了1年時間,還剩下2、3年保固。也因此,這些礦工、礦主就出清大量礦卡,AMD Radeon R9 280X慘遭礦工無情拋售。這次,在撼訊PowerColor AXR9 280X 3GBD5-T2DHE/OC礦卡,單張報價殺到4800元之後,技嘉GIGABYTE GV-R928XOC-3GD礦卡,單張報價也殺到4800元。 針對買便宜礦卡,一定會有很多玩家有疑問,會不會有問題呢?除了小心網路詐騙,掌握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不會被有心人士、詐騙集團給詐騙之外。這邊可以確定,便宜的礦卡絕對可以買,怎麼說呢?這是因為市售顯示卡,各家顯示卡都是有3年保固,華碩還有4年保固,EVGA則還有更久的5年保固,即便挖礦過了1年時間,還剩下2、3年保固。礦卡若出問題的話,就拿去跟原廠叫修,要求RMA,可以拿到新卡,或者也能進行維修。便宜的礦卡絕對可以買,買到賺到! 這邊,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小Y,跟一家礦主買了一張二手的礦卡,拿這張技嘉GIGABYTE GV-R928XOC-3GD顯示卡來測試。經過詢問之下,這家礦主,由於偏好技嘉顯示卡,去年底到今年初,將近買了有百張Radeon R9顯示卡,每一張顯示卡本體、外盒、配件都保存良好,就連外盒都沒有刮傷。就連顯示卡上面也是只有灰塵,顯示卡本體稍作清理,就跟新的顯示卡沒兩樣。 根據礦主的說法,他怎麼會挑選技嘉這張顯示卡來挖礦,礦主提到,挖礦得要24x7不間斷運作,這樣的極度操顯示卡狀況下,繪圖晶片、記憶體散熱如果不好的話,沒多久就會跳機,挖礦就會失敗,因此,花同樣的錢,得買真正能超耐久顯示卡,而且最好是OC超頻版。會選擇技嘉GIGABYTE GV-R928XOC-3GD,是因為他用的WINDFORCE三風扇三角立體散熱技術加持,在大量採購之前,已經做過燒機1星期測試,發現穩定度極佳,所以才敢買這麼多張來挖礦。聽到這裡也才知道,原來要拿來當礦卡,顯示卡也得要精挑細選才行! 這邊拿這張曾經當過一年礦卡的技嘉GIGABYTE GV-R928XOC-3GD顯示卡,進行各種燒機測試。首先,發現顯示一切正常,用來跑3DMark測試軟體,也都沒有任何異狀。使用GPU-Z偵測顯示卡資訊,也都完全正常。經過這些測試,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小Y得到一個結論:「半價買到礦卡,真的是賺到!」 半價就能買到顯示卡,而且還有原廠2年保固,真的是買到賺到。結論,買便宜礦卡,才是真的精打細算! ※這邊有電腦產業界的八卦,科技世界的祕辛,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內幕與新聞。歡迎加入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洋垃圾】: →更多的【PCDIY!歪國貨】: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看好台灣軟實力,Western Digital來台設置第二間研發中心專訪威騰電子執行副總裁Jim Welsh
隨著大數據(Big Data)、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趨勢的興起,這類裝置所產生的資料量已經突破以往,根據國內市調機構IDC調查發現,數位世界的資訊容量將從2009年的0.8ZB,一路成長到2020年的35ZB,換算下來等於每15秒就有1PB的資料生成,讓負責儲存這些資料的重要角色-儲存裝置,在幾年發展的相當火熱,其中又以WD的動作最為頻繁。 還記得2011年底,WD才在台灣新竹成立了美國境外第一間SSD研發中心,專門設計給企業使用的企業等級SSD產品;2012年中,馬上又與Dropbox合作,讓使用者可以直接在WD 2go APP上使用Dropbox所有的檔案管理功能。然後,2013年中,決定於台北光華商場設立顧客服務中心,強化在台灣的顧客服務品質;2014年12月,WD再度看中台灣在儲存裝置NAS、以及個人雲端軟體的強大開發實力,決定於新竹縣竹北市台元科技園區成立第二家研發中心,初期目標是為消費性及中小型企業儲存產品進行軟體開發,現已正式投入營運並展開人才招募。 為求慎重,WD內容解決方案業務暨全球銷售執行副總裁Jim Welsh也專程飛抵台灣,為該研發中心舉行開幕儀式;PCDIY!也把握這次機會,實地專訪了Jim Welsh,瞭解為何WD會選擇台灣作為其海外的研發基地。 Jim Welsh答:我們的顧客會隨時隨地從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透過各種不同的裝置存取資料,因此,創新的頂級軟體是提供全面性、輕鬆上手的儲存解決方案不可或缺的關鍵。台灣是個充滿人才的地方,在軟體開發上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以及經驗;尤其是全球前五大NAS品牌廠都在台灣,在NAS市場的開發已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因此對於NAS裝置不管是軟體或硬體都有很深度的瞭解,加上WD許多NAS合作夥伴也都在台灣,所以才會選定在台灣設立軟體研發中心,實現我們為顧客提供絕佳產品使用經驗的重要助力。此中心也是亞太區第一間軟體研發中心。 Jim Welsh回答:之前是人類的數量大於數位裝置、現在則是裝置數量遠超過地球總人口,到2020年,與網際網路連結的裝置將超過500億個,彼此間持續不斷地交換資訊;一個人身上同時帶著數個不同功能的數位裝置是很正常的;加上近幾年智慧手錶、穿戴型數位裝置越來越流行,為了儲存、交換、同步這些裝置上所產生的數位資料,雲端(Cloud)便顯得相當重要。台灣軟體研發中心目前主要是針對NAS產品,以及連接裝置式產品(例如WD My Cloud)的軟體進行研發,結合台灣專業人才資源來最佳化、適用化WD軟體的運用層面,幫助使用者能更妥善的管理、儲存數位資料。而NAS市場也需要一個整合性高的APP,來幫助消費者有效管理與分享資料。 Jim Welsh回答:現在不僅僅是數位攝影機可以錄製4K畫質影片,就連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運動攝影機(例如GoPro)也都支援4K影片的拍攝,可以說全面4K的時代已經來臨。可惜的是,這類裝置內置的儲存容量還不夠大,錄製一分鐘的4K影片至少需要400MB的空間,一張512GB的記憶卡僅能儲存14小時的4K影片,何況是還得分許多空間給作業系統和APP的智慧型手機。所以最方便的作法,就是透過NAS與雲端來釋放這些裝置的儲存空間。當然,使用者經驗是WD最在意的地方,因此我們以提供便利使用的產品為企業核心,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循序漸進開發符合使用者使用喜好的新產品,推出符合不同市場需求的產品。例如適合個人使用一顆硬碟的My Cloud、兩顆硬碟的My Cloud Mirror;以及專門針對專業創意人士、小型辦公室使用的兩顆硬碟My Cloud EX2、四顆硬碟的My Cloud EX4。 Jim Welsh回答:行動裝置的普及創造了大量的資料流通,行動裝置裡的既定容量也已經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能串聯不同裝置的儲存空間是目前市場急需。尤其是連手機、隨身攝影裝置也一併進入到4K市場,資料儲存量增大,更需要以人性化及自動化的方式,幫助使用者轉移儲存在這些裝置上面的龐大資料,並讓資料串連到手機、平板電腦、智慧電視等不同裝置上進行觀看與分享,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因此雲端市場的成長與需求量非常龐大。而NAS市場需求正以倍數的速度成長,企業與使用者端對NAS的功能性更加了解,且使用需求提升,因此WD以開創更好的軟體使用介面為目標,提供更好的使用經驗給所有使用者。台灣軟體研發中心初期將專注於WD網路附加儲存(NAS)系統,及個人雲端裝置軟體開發,並在未來逐步擴大研發中心的規模,同時增加My Cloud個人雲的功能(例如備份功能),與開發更多好用的My Cloud APP給使用者。因為My Cloud是個平台,未來不排除開放給第三方軟體在這裡上架,但WD會控管好軟體研發作業,確保不會因第三方軟體研發合作影響使用者安全問題。 Jim Welsh回答:WD的雲端、NAS產品是將資料儲存於個人雲端裝置的硬碟中,使用者對儲存資料的位置完全掌控,且WD的個人雲端系統硬體具有加密功能,可為每位使用者提供密碼,使用密碼來確保個人雲不受未授權存取,且內建的WD SmartWare Pro智慧型自動備份軟體,可讓使用者選擇備份檔案的方式、時間和位置,比起公有雲是相對安全的儲存裝置。同時WD也會不斷開發新產品與持續更新現有產品的韌體,防堵安全漏洞的產生。 Jim Welsh回答:市場目前已有很多很好的NAS產品,WD身為硬碟市場的領導品牌,非常注重產品的使用穩定度與便利性。WD提供使用者已配套好的產品,讓使用者更容易且快速的安裝使用,且產品出廠前已經過多項測試,確保產品穩定性,讓使用者更安心使用。目前在台灣銷售的NAS產品還是會以內建硬碟的版本來銷售,且以3.5吋機種最為經濟實惠,至於如美國市場不搭載硬碟的空機版本(diskless),未來如果市場有較大的需求,也可能會在台灣銷售。
-
「3dfx Voodoo巫毒卡」曾經是我心目中最好的遊戲加速卡!
國小開始接觸電腦,一開始是被電腦玩,等到所認識的電腦知識夠多的時候,才開始玩電腦。開始深度學電腦知識,是從大家用電腦這本雜誌開始,後來看了第三波雜誌、倚天雜誌,接著開始看資訊傳真出台灣版PC Magazine,當年還蠻喜歡看李國崑的文章,後來才有PChome雜誌,開始從事外稿作者的工作,也開啟了小Y的投稿生涯。再來,開始學習艱深的DOS,看施威銘、柯志賢書籍學DOS,接著則是閱讀RUN!PC雜誌,又看了陳文欽、陳兆宏兩個陳氏兄弟的超頻書籍。如果大家也看過這些電腦雜誌、作者的名字,表示你也跟小Y一樣,一起經歷這個大時代。後來,小Y進入了PCDIY!,開始了電腦雜誌的工作生涯,真正接觸這個產業、市場。也因為這些因緣際會,看到了舊產業的沒落,新科技的興起,很多產業變遷,科技的世代交替,也看到了無數的機會與挑戰。看過了那麼多的事情,也終於瞭解,世界上沒什麼是永遠的! 前幾天,小Y在整理公司倉庫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以前玩過的Voodoo卡,還有一堆舊款陳年顯示卡,回想起當年為了玩遊戲,瘋狂換硬體,換處理器,買顯示卡,想辦法讓遊戲跑更順的回憶。還記得1996年的時候,當時,繪圖卡世界,ET4000之後,Tseng Labs已經不行了,可是到了S3、Trident、ATi的年代,S3可是那幾年最紅,接著,一家新興的Matrox出現,當時台灣代理商是整體資訊,小Y印象非常深刻,這家代理商廣告打非常兇,當時他們的新卡是Matrox Mystique,後來才有爆紅的Matrox Millennium出現。後來,喜歡玩遊戲的小Y,買了Voodoo PCI遊戲加速卡,俗稱巫毒卡,曾經是我心目中最好的遊戲加速卡!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江山輩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喜歡玩遊戲的小Y,自從用過了3dfx Voodoo PCI之後,就中了Voodoo的巫毒。3dfx Glide的確很迷人,玩遊戲畫質比較好,又快又順,而玩當時的遊戲,640x480、800x600解析度能跑得順,就已經很滿足。 接著,又陸續買了Voodoo Rush、Voodoo 2、Voodoo Banshee、Voodoo 3系列,最後一張用的是Voodoo3 3000。在玩Voodoo 2同時,認識了NVIDIA RIVA TNT,還有第一張Intel i740繪圖晶片顯示卡ASUS AGP-V2008。後來,NVIDIA RIVA TNT2之後,又用過NVIDIA GeForce 256,再來就沒有用過Voodoo的卡,Voodoo 4、Voodoo 5系列。在遊戲世界,3dfx Glide敗給了Microsoft DirectX,後來,就連Open GL也一樣不是對手。就這樣一路玩遊戲,中了Voodoo的巫毒,幾乎把所有工作賺來的積蓄,全花在3dfx Voodoo巫毒卡上面,最後,2001年NVIDIA併購了3dfx,一個大時代終於結束。 繪圖卡世界,Tseng Labs、Trident、S3都曾經稱霸過整個世界,最高則有85%以上市佔率。接著,新出來的3dfx,竟然以外接的遊戲加速卡介入,由發展出具備顯示功能的Voodoo Ruch、Voodoo Banshee、Voodoo3、Voodoo4與Voodoo5,最高曾經達到高達85%全球市佔率,遠遠超越現今繪圖晶片霸主NVIDIA、AMD市佔率。不過,最強的也是最危險的,一直有新人要來挑戰,一不小心,最強的就掛了,一代霸主,就變成了一代梟雄,歷史會有記錄。3dfx Voodoo巫毒卡不過是一代梟雄,世界上沒什麼是永遠的! →更多的【PCDIY!懷舊專欄】: →更多的【PCDIY!淘寶神物】: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開箱】: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你所不知道的裸測機殼Test Bench
不少玩家都是自己PC-DIY,電腦都是自己組裝、維修、擴充與調校,也常會遇到要幫親朋好友做零件檢查、電腦維修或組裝電腦,而這時候,若要拆裝自己的電腦做交叉測試,就會影響到自己電腦的操作使用,非常不方便,因此,我們會建議,玩家一定要擁有自己的裸測機殼,或者,也可以把自己的桌機,安裝在裸測機殼上面,一方面,少了機殼遮蓋,可以直接武力展示,另一方面,要做電腦維修、零件檢查或系統調校,都會變得輕鬆容易! 在電腦的發展史上,機殼是桌機裡面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購買品牌桌機,或者是自己組裝桌機,都需要機殼這個元件。機殼的發展,則是最早從鍍鋅鋼板,到了現在的鋁鎂合金材質,以往,機殼被認為是要夠堅硬,還要夠厚重,要能固定住裡面的零組件,還要能承載大人坐在機殼上面不變形,才是真正的好機殼,不過,後來,這樣的看法被完全打破,那是因為在品牌桌機盛行的年代,剛開始還有不錯的利潤,廠商初期還沒意料到降低成本,加上沒有想到有一天,消費者會自行搬運、維修、改裝桌機,也沒有想到廠商與店家會有展示零組件的需求,所以,那時的機殼,清一色都是橫躺式機殼,全部都是採用紮實厚重的鍍鋅鋼板材質,重量非常重,當然,外面還要塗上一層白色的烤漆,是到了後來,為了方便桌機的擺設,減少空間的浪費,才從橫躺式機殼轉向成直立式機殼。 過去對於機殼的設計,都是要講求用料,機殼鍍鋅鋼板的厚度要夠,號稱這樣才擋得住電磁波,機殼的重量要足夠,才說是沒有偷料,不過,這些傳統機殼觀念,在PC-DIY開始盛行之後,一再被打破。消費者開始意識到,電腦也是家裡、辦公室重要的裝潢之一,如果機殼很沒質感,不僅會破壞美觀,甚至,若是玩家的話,還得挑選看起來比較專業、霸氣的機殼,這也是一種武力展示。機殼裡面最主要是要固定主機板、顯示卡、硬碟機、光碟機等元件,除了外觀要做得有造型與質感,裡面除了要有固定主機板的孔位,還要保留擴充卡的空間,並提供完整的散熱設計,與保留良好的走線配置,PC-DIY開始盛行之後,以前機殼的鍍鋅鋼板不夠厚,會被說是擋不住電磁波,而現在,光是太厚重的側板就會被人抱怨,因為太厚重的側板,拆裝機殼,更換零組件的時候,還會造成不容易拆裝,浪費體力的狀況,而以前機殼的重量不夠重,會被說成是偷料,而現在,卻會被罵到翻掉,因為現在完全沒有人喜歡搬重量太重的桌機,於是,講求輕量化的機殼因應而生,不管是中、大型機殼,或者小型、迷你機殼,若預算足夠,絕大多數的用戶都會挑選鋁鎂合金材質的輕量化機殼。 甚至,以前認為機殼裡面的電源供應器位置,要在機殼後側的上方位置,最後卻發現,當年的設計完全錯誤,應該把電源供應器設計在機殼後側的下方位置,這樣不僅可以把重心下移,確保桌機的穩定性,還把主機板的散熱,交給機殼的散熱系統來解決,避免造成電源供應器的負擔,可讓電源供應器專心負責AC電源轉換DC電源,還能提高電源供應器的轉換效率,增加電源供應器的壽命。而且以前的機殼不講求要有散熱風扇,現在不僅要加裝風扇,還被要求得有強力的散熱系統,甚至要按照熱對流設計,要設計成前方進氣與後方出氣的直流風洞設計,最新的設計,還把散熱風扇改到機殼的上方,並且說熱氣會上升排出,宣稱這樣才是王道。 在DIY還沒盛行之前,的確有不少專家會說,桌機有電磁波,而且還有人說,桌機產生的電磁波會死人,所以,宣稱桌機一定要把側板蓋上。不過,在DIY盛行之後,電腦組裝與維修,或者更換零組件,都要拆裝機殼側板,非常麻煩,尤其現在盛行的是親朋好友之間,買電腦、3C產品,不管是買桌機、筆電,或者是買智慧型手機、平板,大家都會找自己身邊的意見領袖,也就是所謂的玩家,所以,玩家就必須常當好人,幫忙組裝桌機,或者提供建議,該買什麼配備,或者提供更換零組件的建議,這時候,玩家就可能常會要做電腦維修與零件檢查,最常見的就是做交叉測試,檢查別人桌機的零組件是否故障,此時,若要一直拆裝機殼的側板,實在非常麻煩,因此,我們會常見到身邊的玩家,桌機的側板都是沒有裝上,而是出現裸露機殼的曝光狀態,所以,機殼也並不一定要蓋上側板使用。 玩家對於機殼的DIY需求,也讓俗稱裸測架的裸測機殼因應而生,初期,會叫裸測架,是因為有廠商推出的裸測機殼原型:超頻之家,當時的產品就叫裸測架,是用鋁合金的支架做出一個機殼的基本概念產品,當年,廠商還宣稱這是給超頻玩家所使用,是超頻電腦的家。至今,在PCDIY!都還有許多套當年廠商提供,用來作為測試使用的產品,但這樣的裸測架,嚴格說起來,並未具備機殼的所有完整元素,所以,還不足以稱為裸測機殼,包括主機板的孔位,還有擴充卡、硬碟機、光碟機也都沒有設計固定的位置,以致於很容易造成裸測機殼上的零組件短路或故障。而後,開始有機殼廠商設計出展示機殼,是可以把機殼的上蓋拆掉,後來,還有廠商去訂製壓克力的機殼,主要是為了展示使用,不過,這些都還只是裸測機殼的雛形而已。 裸測機殼,也叫裸測架,英文稱為Test Bench,簡單來說,方便作為測試平台,主要是為了方便電腦維修、零件檢查、系統調校與武力展示而生。對於零組件廠商來說,時常會需要進行產品測試,而裸測機殼就很方便擴充卡或零組件的交換,而若是遇到要展覽的時候,也可以用裸測機殼來進行零組件的展示,對於店家來說,由於現在賣零組件的店家仍是大宗,這些店家通常也都有協助組裝桌機,不過,消費者拿零組件來報修的時候,就必須先做基本的檢測,而若沒有一個機殼來固定所有的零組件,不僅可能造成電路短路問題,也不好快速做拆裝,若透過裸測機殼的話,則可以快速進行零件檢查,並完成交叉測試,對於電腦玩家、意見領袖來說,當要跑超頻的時候,裸測機殼比較方便更換零組件,也比較容易進行散熱器的改裝,還可以帶到親朋好友家,進行武力展示,讓大家親眼看到酷炫機殼,並且直接看清楚電腦零組件的配置。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有圖有真相》Western Digital台北直營顧客服務中心專訪,WD Service Center客服正妹真相大公開!
以往廠商追求的是產品在市場上的佔有率,而價格戰就是最直接與普遍的做法。但隨著消費意識抬頭,現在使用者越來越精明,大家都知道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太便宜的產品,反而也會讓使用者擔心是否有偷工減料,或是擔心以後是否會遇到保固送修沒人理的情況。因此許多廠商開始針對產品的保固服務進行加強,就算是總公司遠在國外的廠商也開始在台灣開設直營的客戶服務中心。 而目前硬碟市場市佔率第一名的Western Digital也開始在全台設置服務中心,提供客戶更便利的送修服務。 根據 Western Digital 台灣威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WD)總經理郭德麟表示,台灣代理商保固服務相當方便與完善,原本WD評估並沒有設置原廠服務中心的必要,但代理商服務僅限一年免費,產品購買一年後,即便在原廠保固期內,代理商會收取代送原廠的工本費。就成本考量,這本無可厚非,但對使用者來說,卻會覺得被多賺了一手,因此有不少玩家寧願上WD原廠網站,填寫RMA送修單,自費將硬碟寄送到WD新加坡公司進行送修。 在網路上Google一下就可以找到不少送修教學,編輯的WD外接硬碟故障時,也曾經透過此方法,寄送到新加坡進行送修。有鑑於此,為了提供使用者更好與更快速的保固服務,也讓代理商與經銷商可以擁有更方便的送修管道,WD在2013年9月於台北光華數位新天地開設首家直營的顧客服務中心,除了提供使用者舒適的等候環境外,還有許多正妹服務員親切地為客戶服務。 WD希望能將硬碟送修服務的品質,提升到像送修手機、等消費性商品那樣的快速與方便,提升WD在消費者心中的信任感,與品牌的好感度,也就是提升所謂的心佔率,心佔率提升之後,產品銷售自然就會增長。 台灣Western Digital,是在2013年9月,於台北光華數位新天地開設首家顧客服務中心,根據台灣威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德麟表示,當初在建置服務中心時,出發點就是要提供消費者顧客至上,賓至如歸的服務,因此服務中心並不販售WD產品,在裝潢設計上也走溫馨與舒適的風格,讓使用者能感受到WD的用心與熱情招呼。 除了位於台北的直營服務中心外,在2014年5月7日還宣布增加四家特約服務中心,這四家服務中心,分別位於新竹、台中、台南、高雄,雖然這四家服務中心是與特約廠商合作,但也同樣抱持相同理念,就是要提供客戶賓至如歸,完善的售後服務。目前也暫無計畫擴充更多服務據點,主要著重於讓四家特約服務中心能朝直營服務中心看齊,提供賓至如歸的服務。 WD顧客服務中心不僅服務一般消費者,也針對代理商與經銷商提供服務,加速廠商的取貨與換貨效率。除了接受使用者親自送修外,居住地區沒有服務中心據點的消費者也可以透過線上申請RMA,以郵寄的方式進行送修服務。 根據台灣Western Digital總經理郭德麟表示,WD內部目標是希望在收到維修品後,兩天內就完成換貨與寄送的服務,雖然目前還無法提供兩天內完修的保證,但卻是內部努力的目標,而且實際上,目前大部分的送修案件也都可以在時限內完成。郭總經理也跟我們分享說,曾經有消費者打電話來反應說星期一送修、星期二就收到硬碟,該不會硬碟根本沒修就直接送回來,速度也太快!雖然這是消費者的誤解,但可見WD客服中心的維修服務速度有多麼快速。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市民大道三段8號6樓2室(光華數位新天地) 電話:(02) 3393-3238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上午11點至晚上8點 地址:新竹巿東區光復路二段156號 電話:(03) 573-9994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上午10點至晚上9點 地址:台中巿西區公益路121號 電話:(04) 2305-7270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上午10點至晚上9點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北門路一段109-2號 電話:(06) 223-1633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上午10點至晚上9點 地址:高雄巿三民區建國二路83號 電話:(07) 238-1632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上午10點至晚上9點 當消費者的硬碟出現故障時,只要在保固期內就可以直接拿到WD服務中心進行送修,客服人員確認是保固期商品後,就會立刻提供良品更換,如果剛好沒有備品,也會立即調貨。如果產品還在代理商規定的更換良品期限,服務中心則會直接提供新品更換的服務。 目前WD的硬碟產品,WD Blue藍標、WD Green綠標為2年保固,WD Red紅標、WD AV監控碟為3年保固,WD Black黑標、WD VelociRaptor迅猛龍與WD Xe、Re、Se企業級則為5年保固;至於WD外接硬碟則是3年保固。若不清楚保固時間,最快的方式就是連線到WD官網,以硬碟序號進行查詢。 由於硬碟出廠時間與實際銷售到使用者手上的時間會有幾個月甚至半年間的落差,因此WD客服中心會盡量從寬判斷保固時間,但如果使用者可以出示購買證明的會比較沒有爭議,例如發票、或者硬碟上貼有代理商、店家標示出售時間的保固貼紙,但如果消費者是購買水貨的話,WD就無法提供保固服務。 WD除了藉由Service Center提供優質的服務外,在最新產品的引進與售價上也有所努力。為了能讓消費者能第一時間買到最新產品,在新品發表會之前就已經預先安排好產品的出貨與銷售相關程序。可見WD這次對於新產品的推出相當有誠意,這不僅可以杜絕水貨的問題,也讓台灣使用者感受到原廠的重視。 P.S.這次非常感謝台灣威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德麟接受我們的採訪,讓PCDIY!有機會跟大家介紹WD直營服務中心所提供的服務,也非常感謝客服人員的配合與同意拍攝。 硬碟產品在各項規格與功能上,各家產品的差異性並不會差到非常多,產品的保固服務也成為產品銷售的重大關鍵。豪華的服務中心只是提供完善的硬體設備,為了讓每個人都感受到親切的服務,而不是只能聽客服人員說出制式的保固條款規定,最重要的還是需要一批擁有服務熱忱、態度親切的客服人員才能讓消費者感受到廠商提供的優質服務。在WD光華數位新天地服務的客服人員,都是WD精挑細選出來的,除了五官端正之外,最主要得有高EQ與服務的熱忱。 Western Digital Service Center在開幕之後就引起轟動,許多廠商或消費者都因為想看正妹而到服務中心一探究竟,而除了美貌之外,這些正妹服務人員的高EQ與服務熱忱更是值得肯定。台灣WD郭總經理也跟我們分享說,這些正妹服務人員非常樂在工作,甚至還會主動跟WD提出許多不錯的想法,來讓顧客感受到顧客服務中心的熱忱。例如之前在七夕情人節的時候,服務人員就特地換掉平常的制服,穿上旗袍,讓上門維修的消費者都感到驚喜,而且還有贈送巧克力糖給消費者。下次要送修WD產品或到光華逛街時,如果剛好遇到特殊節日,可以多留意看看服務中心的正妹是否有特別的打扮,或有甚麼特殊的活動。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
最多人點閱
- 捉對廝殺:AMD Ryzen 2200G/2400G VS Intel Core i3-8100/i5-8400
- Google Public DNS上網跑更快,用戶端趕快更換IPv4 DNS設定8.8.8.8與8.8.4.4
- AMD Ryzen 5 1600X實測開箱,6核心12執行緒戰神處理器再顯鋒芒!
- 光華商場的下一步,全世界都在看!
- 為什麼要換Skylake?Intel Core i7-6700K VS. Core i7-5775C VS. Core i7-4790K新舊處理器大戰!
- 迎廣InWin 805 ∞ Infinity重裝上陣,電腦精品機殼中的頂尖之作!
- NVIDIA GeForce GTX 1080磅礡登場,史上最強大PASCAL顯示卡誕生!
- PLEXTOR M9Pe 512GB實測開箱,史上最強PCIe 3.0 x4固態硬碟磅礡登場!
- 史上最強裸測機殼,聯力LIAN LI PC-T80裸測架!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Ryzen 7 1800X vs. Core i7-7700K vs. Core i7-6950X Extreme效能大車拼,AMD八核心銳龍戰神與Intel十核心愛妻之王跑分實測!
- WanaCrypt0r 2.0勒索病毒來襲,KB4012215更新程式與解毒程式下載安裝 – MS17-010系統漏洞攻擊救命仙丹!